农苗网

|

甘肃苗木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甘肃苗木资讯

甘肃苗木资讯

  • 3月26日消息:3月11日,走进瓜州县瓜州镇戈壁农业示范园区,一排排高标准日光温室赫然矗立,蔚为壮观,温室内五彩斑斓的仙客来一齐盛开,美不胜收,南苑村一组村民东小霞,正在为将上市的订单仙客来浇水。东小霞的丈夫常年在外跑运输,家里的20亩土地扭转给了村民,自己在家管两个孩子。去年她响应村上的号召新建了一座日光温室,发展订单花卉。“我的这座温室有6分地,总共造价7.6万元,我自己掏了5.6万元,政府补
    阅读全文
  • 春风催新绿,植树正当时。4月20日,走在甘州区213线张肃公路上,到处是忙碌植树造林的身影。挥锨培土、浇水灌溉、培植新绿,一棵棵树苗在大伙儿的精心栽种下挺直腰身,抖动着绿色的希望。 “213线张肃公路北段大约3.6公里左右,计划种植乔木5000多棵,灌木300万株。目前已种植70%的树。”213线绿化企业负责人李杰告诉记者:“为抢抓植树时间,我们调整用工量和施工时间,栽种人数从原来200人,增加
    阅读全文
  • 4月22日下午,甘肃省生态环境厅通报了一季度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有关情况,就一季度生态环境质量局部出现反弹、下降的问题对相关市州政府进行了约谈。据介绍,一季度,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任务形势分析结果显示: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向好,但部分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出现反弹,部分流域水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受省委常委、副省长周学文委托,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雷思维约谈武威、天水、平
    阅读全文
  • 这是我今年较高兴的事:以前的老旧楼不见了,现在成了一块小游园。”在闵家桥小游园建设现场,一位姓王的老人喜笑颜开。为了提升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破解公园绿地均衡布局的难题,确保市民出行能够“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提高城市的宜居水平和市民的幸福指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小游园建设工作,将小游园建设作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中一项的重点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从规划、土地、项目等方面
    阅读全文
  • 4月22日下午,甘肃省生态环境厅通报了一季度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有关情况,就一季度生态环境质量局部出现反弹、下降的问题对相关市州政府进行了约谈。 据介绍,一季度,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任务形势分析结果显示: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向好,但部分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出现反弹,部分流域水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受省委常委、副省长周学文委托,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雷思维约谈武威、天水
    阅读全文
  • 5月10日上午,中国·陇南(徽县)第四届苗木产销对接暨商贸洽谈会在陇东南苗木市场开幕。开幕式结束后,全体参会人员先后参观了徽县苗木产业成果展、各乡镇主导产业展、电子商务展、露天展区和交易大棚的精品苗木展示。据初步统计,节会期间到苗木市场参观、洽谈、购买苗木花卉的客商和群众达3000余人。5月10日晚,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园艺学会会员宋军阳以《全国花卉苗木市场前景及发展趋
    阅读全文
  • “多年来,我们大力发展苗木产业,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有很多来自兰州、天水、庆阳、宝鸡等地游客来这里游山玩水,欣赏美景。”徽县麻沿河镇四平村的陈保存一边给盆景造型,一边高兴地说,“来的人多了,我除了卖苗木,每年卖盆景都能多挣两三万元。”走进徽县的广袤田野、沟壑山岭,到处被常绿的松柏所包围。红色的桃花、樱花,白色的牡丹花点缀其中,构成了一幅无与伦比的美丽画卷。徽县是远近闻名的“苗木之乡”,育苗规模大、规
    阅读全文
  • 日前,甘肃省首家、全国第32家、世界第113家世界地质公园——敦煌世界地质公园揭碑开园仪式在雅丹景区主碑广场举行。敦煌世界地质公园由雅丹景区、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以及自然景观游览区和文化遗址游览区组成,面积2067.2平方公里,特殊地质背景下形成的地貌景观,与古丝绸之路文化遗址在这里浑然一体,公园内包含雅丹、戈壁、沙漠、湿地、绿洲等多种地貌类型,区域内有地貌遗迹、构造地质遗迹、沉积构造遗迹、地层遗迹等
    阅读全文
  • 时下,走进通渭县城区,无论是漫步在公园广场,还是穿行于各条街道,一棵棵挺拔的亚乔木随风摇曳、绿意葱茏,一片片低矮的花灌木色彩斑斓、香气四溢……处处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祥和幸福的城镇生活画卷。“以前,城区绿树、花园都少,缺乏生机。现在,行居处处有绿地,推开窗户是花园,走出家门进公园,每天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心情很舒畅。”家住凤鑫家园的陈有福大爷高兴地说。近年来,通渭县加大城区绿化美
    阅读全文
  • 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相关数据显示,全省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1.1%,十大生态产业呈现稳步增长的局面,展现了绿色崛起的强劲势头。我省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对于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增长动力转换,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着眼实现绿色发展崛起,去年以来,我省全面布局清洁生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先进制造、文
    阅读全文
  • 稻草、黏土、砾石、土工编织袋等不同材料的网格状沙障,将连绵起伏的沙丘牢牢束缚;新栽植沙拐枣、梭梭、红柳、沙枣等沙生树种,郁郁葱葱,长势正旺,为沙漠增添了不少秀色……这是日前记者在民勤县看到的喜人一幕。民勤县以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为抓手,加强公园、广场、道路、景观带绿化建设,着力提高城市绿化档次,努力打造绿色花园城市、秀美生态城市、宜居宜游城市,让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惠及民生。同时,结合全域无垃圾示范县创建
    阅读全文
  • 南风吹过,沙丘之上成片的梭梭林“沙沙”作响、起舞成歌。在它的绿枝扶疏之间,农民侍明德扛着铁锨穿梭其中,不时停下来小心翼翼地为梭梭培土、梳理枝桠。这里是中国两大沙漠交汇的地方——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的青土湖区域。多年来,当地通过因地制宜、持之以恒地治沙实践,曾经一度流沙肆虐、寸草难生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绿意盎然的希望之所。作为当地治沙防沙的“桥头堡”,青土湖区域生态向好,也让附近众多乡村农民在“沙海”中“
    阅读全文
  • “甘肃正在实现一场绿色蝶变。”近日,甘肃省省长唐仁健在第二届“甘肃·祁连山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表示,通过紧紧扭住十大生态产业大发力,甘肃正在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数据是较好的佐证。2018年,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完成增加值1511.3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8.3%,增长6.7%;今年一季度,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增长7.4%,占全省生产总值比例提高到21.1%,成为推动甘肃高质量发展的新
    阅读全文
  • 记者日前从省林草局获悉,自上世纪50年代起,甘肃就迈出了防沙治沙的步伐,治理规模和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已治理沙化土地500多万公顷。据了解,甘肃省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多样,是我国荒漠化危害较严重的省份之一,涉及10个市(州)37个县(市、区),分布于河西走廊、引黄灌溉区、黄土高原和甘南高原,沙区面积达39091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57.35%。改革开放后,国家实施“三西”建设和“三
    阅读全文
  • 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夹缝中的青土湖,是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的“沙漠之湖”,也是当地生态变迁的“晴雨表”。2010年以来,当地连续9年有计划地向青土湖下泄生态用水,累计下泄水量2.5亿立方米。目前,曾一度干涸的青土湖已形成旱区湿地106平方公里和约26平方公里的湖面,日益成为当地的一道生态屏障。推荐阅读: 青海将建国家沙漠公园 中国防治荒漠化:把千年沙漠变成“绿洲” 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迎
    阅读全文
  • 山丹县把产业培育作为乡村振兴的着力重点,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质量兴农和效益强农并重,按照“重点培育、打造精品、串点成线、扩面提质、争创示范”的思路,着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带、美丽村庄示范带、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带、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通道经济示范带等“五个示范带”,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该县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重点,大力发展以食用菌、蔬菜、中
    阅读全文
  • 记者日前从省林草局获悉,自上世纪50年代起,甘肃就迈出了防沙治沙的步伐,治理规模和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已治理沙化土地500多万公顷。 据了解,甘肃省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多样,是我国荒漠化危害较严重的省份之一,涉及10个市(州)37个县(市、区),分布于河西走廊、引黄灌溉区、黄土高原和甘南高原,沙区面积达39091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57.35%。改革开放后,国家实施“三西”建设和
    阅读全文
  • 初夏时节,走进渭源县,茁壮成长的万亩青年林、披上新绿的黄香沟、悉心管护的会川林场……一幅青山绿水新画卷徐徐展开,令人欣喜。得益于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持续实施,城乡绿化、道路绿化等工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管护工作的扎实开展,近年来,渭源县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8年底,全县现有林地总面积129.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2.03%,森林覆盖率达15.71%。在渭源县会川镇境内
    阅读全文
  • 入夏后,甘肃省平凉市的大部分地区树繁叶茂,“人在林中走,车在荫下行”成为人们的生活写照。平凉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地带,这里的许多林地曾是光秃秃的黄土塬,如今,“推窗见绿,出门赏绿”成了平凉人的生活追求。四十多年前,平凉市泾川县的森林覆盖率仅有约1%,现在,泾川县森林覆盖面积占近全县土地面积的一半,许多村庄的森林覆盖率甚至超过了80%。71岁的泾川县高平镇原梁村村民梁勤学揭开了这块黄土地摇身一变的秘密:
    阅读全文
  • 花开正艳时,俏影弄千姿。沿着弯弯曲曲的乡村道路进入青阳县高楼的北大门,道路两旁一行行的格桑花、一片片的百日菊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就像热情好客的高楼人民张开双臂欢迎远方的客人一般。微风徐来,沁人心脾的花香和着泥土的清新,如幻似真,让人陶醉。今年以来,随着莲高公路路面拓宽和309国道改扩建工程的竣工,高楼镇抢抓机遇,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以莲高公路、309国道雷岘至高楼两条主线为重点,以各村打造1公里示
    阅读全文